2009/09/05

淺談 BMW Vision EfficientDynamics Concept


隨著最近開始的兩年一度汽車業盛事"德國法蘭克福車展",

各家車廠無不摩拳擦掌,

紛紛藉由這個聞名全球的車界活動來展示新產品或新概念,

當然,

身為地主隊的眾多德國車廠也輸人不輸陣,紛紛在此次展覽中秀出壓箱法寶,

今天,就來談一談德國眾名車廠1A2B的成員之一:BMW

其最新的概念車 Vision EfficientDynamics Concept 與其設計理念。

BMW Vision EfficientDynamics



BMW EfficientDynamics Active Hybrid (BMW主動式油電混合系統)

首先,先來看一下官方的聲明,

當汽車發動時,引擎管理系統會將電力能源由電池傳輸到前後輪車軸上的電動馬達,
As long as the vehicle starts, electric energy flows from the battery to the two electric motors on the front and rear axles via the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此時,能量是藉由變速系統與輪胎傳達到地面。
The transmission and wheels transfer the energy to the road.

當車子在煞車時,或者行駛於下坡路段時所產生的動能,

會藉由煞車能源再生系統將電能回充回位於汽車底部中間的電池。
As part of the brake energy regeneration system, the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when braking or travelling downhill is used to charge the battery.
(簡單來說,就是將煞車系統或引擎煞車系統所產生的熱能轉換為電能,

然後再用電能將電池充電,這是標準能量不滅定律的實際運用範例。)

當行駛於高速公路時
When driving on the motorway,
(motorway 好英國的用字)

車子主要地使用高效率柴油引擎與位於後輪軸的雙離合器變速系統來驅動。
the vehicle is primarily powered by the highly efficient diesel engine and the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on the rear axle.
(嘿嘿!柴油引擎才是王道啊!)

車上的熱電能發電機會從排氣系統遺漏掉的熱能,藉由電動馬達,

將電能導回到電池中,以作為額外的能量回充。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uses the lost heat from the exhaust system as an addition source of energy regeneration and channels the electric energy to the battery via the electric motors.
(這點是真的很有新意,以往來說,電動馬達通常是輸入電力然後驅動,

而這邊,居然反其道而行,果然是嚴謹又不失創意的BMW,

看來有可能是熱、位、磁、電能的轉換)

在開放道路或者高速行駛時,車子是由擁有幾何可變葉片的1500 cc、

三缸的渦輪增壓引擎來主導驅動力。
On open roads or at higher speeds the vehicle is predominantly powered by the efficient 1.5 liter three cylinder turbo engine with variable turbine geometry.
(所謂的幾何渦輪葉片就是說渦輪增壓器裡面的葉片,

會隨著不同的空氣流量與流速,來改變葉片的角度與作用面積,

以達到最佳的增壓效果,最先提出這種概念渦輪葉片的是那國人呢?

沒錯!是呆玩狼,是公司位於中部的一家傳統機械製造商,是台灣之光!)

而車子的能量傳遞,是由雙離合器變速系統來執行。
The double-crutch transmission provides the power delivery.

最大加速度,例如超車時,是由三種傳送結構一起同工,

使整個性能達到最大263千瓦/356馬力以及扭力800牛頓米的卓越性能。
For maximum acceleration - for example when overtaking - the three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work together to increase system performance to up to 263kW/356hp and 800 Nm.
(官方影片有提到,這是一個已經可以媲美BMW M3的加速度了!)
http://paultan.org/photo/albums/BMW-Vision-EfficientDynamics-Concept-2009/P90050640.jpg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空氣動力性能)

http://paultan.org/photo/albums/BMW-Vision-EfficientDynamics-Concept-2009/P90050693.jpg

要討論一台車的空氣動力性能,當然不能不提阻力係數,

Vision的官方資料公佈,本車的空氣阻力係數只有"0.22",

"0.22"有很低嗎?目前市售車的阻力係數最低只有1996年GM EV1的0.195,

還有1935年的 Tatra T77 的0.212低於Vision,

Mercedes Benz E-Class Coupe的阻力係數為0.24,所以可見Vision的低阻力。

(想知道您的車子阻力係數有多少嗎?instructables 裡面有教如何自行測量!)

再來由上面的正面與側面空氣路徑圖來看,BMW花了不少心思在上面,

首先,特殊造型的輪框可以有效降低行駛時所產生的紊流,

還有側裙的簍空設計,可以將氣流導入車體底下,加強車身穩定度,

最讓人訝異的是,不只是流線型後照鏡,還有連後車燈都拿來增加車子的下壓力,

這樣做,可以讓車子再高速行駛時,擁有優於一般車子的貼地感!


Hot spots

P90047140

首先,是車頭的進器閘,此車承襲了BMW一貫的雙開口式的進器閘以外,

甚至進器閘口還裝有大量藍光LED燈且是可開閉式,照官方影片猜測,

應該是於行駛中會開啟,靜止時會關閉且可以亮起酷炫的LED燈組。

當然,還有承襲至5系列的天使眼,看樣子應該是主動式天使眼頭燈!

P90047122
P90047160

再來,是全景式車頂(天棚)與側門加上"無B柱"設計

這樣的設計真的很大膽,所有的天棚是全玻璃製外、連車門也是,

這樣子除了"吸睛"外,且可以提供駕駛極高度的視野,此外,

再搭配上無B柱設計,真的可以讓駕駛的視野死角縮到最小,

當然,缺點就是車內的人比較沒有隱私了,

(如果搭配上可調整玻璃明暗裝置,就真的太完美了)

P90047179

海鷗式側門當然也是一個賣點,雖然這不是新的概念,但是在Vision的簡約設計,

就用一個活動環與一個液壓閥就解決了,在整體打配上,真的不失科幻感!


感想

真的很高興,BMW在經過了8系列的失敗後,依然沒有放棄跑車這塊市場,

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他們也很勇敢的應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

在這台概念車上可以清晰的嗅到BMW車廠未來的設計概念上的走向,

如果,他們真的到時候不量產這台車,車上的許多概念也應該都會被擷取出來,

再運用到其他車系上,不過當然小艾還是最希望看到整台車的量產與上市,

當然,這台車還是有很多很多特殊的地方沒有介紹到,如果(真的是如果),

小艾過來還有時間且沒懶惰,在想辦法增加個補充篇吧!

不過最讓小艾高興的是,BMW應用了擷取排氣系統熱量的點子,

為何這樣講?這是因為,不才的小艾曾經於2004年改裝當時愛駒的排氣管時,

有想過這個點子,但因為那時候電能車才剛萌芽,沒有多少車廠熱衷於研發,

結果,事隔五年,現在已經被應用了~~~XD!雖然自己沒有因此賺到任何利潤,

但是還是很高興發現自己曾想過的點子真的是可以被應用在現實中,還是大廠用,

但是依然有個點子目前還沒發現有任何車廠在用,就是避震器的位能變化再利用,

有機會再來談談這個概念吧!


以下是官方的影片,希望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他們設計的概念!

(話說,他們的色彩設計師是個標準的德國正妹,好好喔!)





2009/09/03

受猶太法則影響深遠的猶太裔華人

資料來源:email, internet

1992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

13歲的老大、12歲的老二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

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

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生下我。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歲那年父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
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
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去。
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

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

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

我不懂得那語言 (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

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 (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
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


特拉維夫景色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

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

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

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

1謝克爾等於100雅戈洛。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

1 shekel coin

謝克爾 (Israeli shekel)


當我的小攤生意慢慢穩定下來以後,19935月,我把3個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

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

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

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

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

我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一天,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

"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

而不是在這看著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

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

"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

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

回家後,我安慰老大: "沒事的,媽媽能撐住,我喜歡照顧你們。"

可是,老大說:"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學了。

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

卷成成品,然後入油鍋去炸。

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後來越來越熟練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

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

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20個春捲去學校,

放學回來的時候,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

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

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

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

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

與中國的" 教育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

"賺錢從娃娃抓起"

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鄰居太太告訴我,

在猶太家庭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

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

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

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

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

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

首先,我們家確立了有償生活機制,家裡的任何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

包括我這個母親提供的餐食和服務。

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

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

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

我以每個春捲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

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3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

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賺到了400戈洛;

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40雅戈洛一個直接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

儘管只200雅戈洛的利潤,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100個春捲去;

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講座,

由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講座噱頭就在於可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

但是需要買入場券,每人10雅戈洛,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

他接待了200個聽眾,入場券收入2000雅戈洛,

在上繳學校500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利潤 1500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

我真的沒有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

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

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 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

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

老師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

你會帶著什麼逃走?"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寶石"是不對的。

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

正確的答案是

"教育"

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

他們很讚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

"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

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

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

我半信半疑去了,結果一下領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

這對我們一家來說可是一筆了不得的財產。

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我應該付給他10%的酬金。

我猶豫很久,終於決定把600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

他拿到錢後,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

剩下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

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

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1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2000謝克爾。


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老二比他更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

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

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

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

當老大在利用國內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

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

老二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

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

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猶太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

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

配上她自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

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

兩個哥哥都很喜歡。

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

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潤。


當我們家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我們一家4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

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

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

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

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母語中文,

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


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

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我方才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

在回國之前,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品。

回國之後,老師來找我了,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

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我告訴她,

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

這是他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

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

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

她理解不了像我這樣月薪5000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

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售價2塊錢一個的小點心,微笑著告訴她:

"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學會猶太法則的產物,

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在隨後的高考中,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

然後去以色列開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

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

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

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

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


回國以後,

我發覺

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

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大富翁,

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

好像,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

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

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

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

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

而中國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無比,但卻從來不肯挑明這個話題。

這句話很難說嗎?其實只是簡單的一句

"孩子,我想當一個富豪的媽媽"


小艾後記:


過去我們接受怎樣的教育,今日又是如何教育我們的兒女?

都跟我們所認為、所習慣的價值觀息息相關。

猶太人的金錢觀是「鈔票不問出處」

猶太人巨富洛克菲勒說:

「你愈尊重錢、珍惜錢,

它愈心甘情願跑進你的口袋。」

又說:

「緊緊地看住你的錢包,

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出去,

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

當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有兩分錢的利潤的時候,

才可以花出去。」

也因爲如此,他才成為了石油大王。


然而,猶太人嗜錢如命的價值觀,鑽盡法律漏洞的契約論,

都歸因於把智慧、心思焦距在處心積慮的累積財富。

而反觀華人的教育,父母花一堆錢讓孩子從小接受很多教育,

然後花了十多年唸完書了,則又跟下一代說:

穩定就好,有個穩定的工作一切就沒問題了,

結果工作穩定但作什麼事情都不能,因為死薪水就是那麼的微薄,

買車、買房子都要貸款,貸款好不容易付完了,

接著就又是小孩子的教育費,然後又再教育下一代同樣的事情,

繼續循環下去,變成世世代代的貧窮一族!


請您冷靜一點沈思一下,現在的工作薪資您滿意嗎?


您認為繼續這樣工作下去過了 5 到 10 年您會有怎樣的薪資成就嗎?


是薪資增加一倍?


還是只有一個聽起來 "還算" 可以的頭銜,但薪水還是不多?


您還願意繼續過著那種每個月繳完帳單跟卡費後,

所剩無幾又要靠信用卡撐到下個月的生活嗎?


您曾想過您現在領的薪資符合您的工作量嗎?


您認為真的是大家都這樣嗎?還是 "公司" 經營的媒體刻意營造的?


小艾個人是寧可選擇跟猶太人一樣費盡心思鑽研任何方法去增加財富,

也不願成為一個現在最紅的 "窮忙族",

就是每天花上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工作,

File:Langechildren2.jpg

窮忙族


卻只有領微薄、只足以果腹的薪資,然後每天喊很累、沒什麼其他的時間,

要出去旅遊還是休假都要看公司裡 "還" 有沒有假!

口袋或銀行裡,還有沒有從那 "微薄" 的薪水剩下來的錢!


您曾經仔細想過 "公司" 這種東西,爲什麼很講求忠誠度嗎?

因為老闆就是要這種忠誠度高的人,因為不會去想被公司壓榨的多慘,

然後一有金融風暴時,第一個想的是如何減少支出,

而不是先減少自己該收的獲利,

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被壓榨的無比悽慘的 "高忠誠度" 份子,

因為他們 "全心" 盡力的爲公司做事,從沒想過 "萬一" 的問題,


所以,請大家真的花點時間想想,

您真的想要一直這樣下去當個 "窮忙族" 嗎?



P.S. 如果您不知道窮忙族的定義,請點下列維基百科的解釋:


英文:Working poor


中文:窮忙族


(連百科都記載了,真的是有這樣的一族存在啊!!!)